发布日期:2024-10-09 21:19 点击次数:180
5月21日,登山者陈强距离珠峰峰顶仅数十米,海拔8790米。
他发现,脚下的雪突然塌陷约20厘米,正前方传来尖叫声。在近5米外的地方,一大块雪崩落,有人坠落悬崖。
尼泊尔当天时间7时20分,登顶珠峰的最后一段路,“希拉里台阶”处出现拥堵并发生坍塌,5人坠落。其中3人爬上台阶、2人身亡。
这并非珠峰南坡第一次“堵车”。早在2019年,200多名登山者在希拉里台阶排起长达三小时的长队,当年登山季有14人死亡。
事故的成因仍然未知。有登山者推测,此次坍塌可能是登顶的人员超过了积雪的荷载。也有科研人员关注到,冰川的退缩正诱发更多的冰雪崩塌灾害。
在商业化的模式下,攀登的门槛逐渐降低。今年珠峰登顶纪录屡屡刷新,产生了中国年龄最小登顶纪录、年龄最大登顶纪录、女性最快登顶纪录。
但再成熟的商业与技术,面对变幻的自然,始终是探索,从未有征服。
雪地突然塌陷
登顶珠峰15分钟后,陈强开始向下走。在希拉里台阶,下撤和冲顶的登山者狭路相逢。
陈强就地坐了半小时,人群才开始缓慢移动。听到尖叫后,陈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“过了几秒才知道前面塌了。”
现场的夏尔巴人开始指挥上山的队伍赶紧前进,隔离了危险地带。陈强看到,塌陷的部分长度超过1米,有两个人正从塌陷处的坡边往上爬。过了2分钟,又爬上来一个人。
下山后,陈强才感到后怕,“毕竟离事故地点那么近,我也可能和他们有一样的遭遇。”
这本就是条危险的旅途。
陈强回忆,登山时,一路上遇到的小范围雪地坍塌,至少有3次。
有一次,陈强误以为前方是路,踏上去却踩了空,失去平衡的陈强差点从山上翻下去。
陈强说,也会有人因为登山时体力不支失去平衡,尤其在下山时。这种情况很常见。有队友目睹了一个登山者,体力不支站不稳了,整个人突然失去平衡,翻倒在雪坡下,还好系了安全绳没掉下去。
路绳是专业人员提前在山路上铺设好的。按照规定,登山者把安全绳系在路绳上,能够大大增加安全性。
安全措施的缺失,或是两人身亡的重要原因。
下撤到C2营地后,队友通过对讲机告诉陈强,三人坠落时多亏了安全绳,他们拽着路绳上来,保住了性命。
遇难的两人在山底被找到时,身上的锁没有损坏,被系在一起。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将安全绳系在路绳上。
“绳子是保证我们生命安全的唯一工具。”陈强说。
登山门槛降低
陈强说,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缘由是想挑战自己。此前他有过攀登6000米左右山峰的经验。去年,他得知一位朋友登上珠峰,就对珠峰产生兴趣。
陈强问朋友借了些登山装备,接着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尼泊尔当地登山公司。“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很厉害的夏尔巴人,他的爬山能力、救援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强,国际上都很知名。”
冲顶珠峰的最佳时机一般在5月,南坡比北坡更受欢迎。
南坡的商业模式日趋成熟,如果从南坡冲顶珠峰,全程只需花费不到40万人民币。其中,登山公司收费4.6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33.3万元。该费用包括登山者从珠峰南坡登顶的登山许可、在尼泊尔的食宿、夏尔巴向导、氧气供应等费用。
更重要的,是降低的门槛。
有登山者透露,北坡登顶需要登山者提供8000米以上山峰的登顶证书。除此以外,攀登者还需要在大本营里严格训练一个月。
不久后,登山公司就向陈强发了训练计划。公司建议的严格训练要求,是登峰前半年每周跑三次,每次至少10公里。
抵达尼泊尔后,登山公司也会组织几次强度较大的训练,让登山者适应高原环境。在冲顶珠峰前,登山者必须参加两次高强度的拉练。
但这些培训,仍是在“自愿”的前提下进行。
陈强说,真正这么做的人可能只占10%。“很多人都没有训练。”过去的半年里,陈强只是工作日和周末参加运动。“我觉得我身体素质可以,维持比较好的状态就行了。”
在尼泊尔的一个多月里,陈强见过有的登山者为了节省体力,只拉练一次或不拉练。“公司也没办法,只能按照他们意愿。”
陈强强调,这是一个商业性质的登山公司,它以客户的舒适度为标准,最终的目的只是尽量确保客户登顶。
“堵车”早有先例
陈强了解到,今年从南坡登顶的客户约有400人,如果每个登山者只带1个夏尔巴向导,也至少有800人。很多团队的向导和客户的比例是1.5:1,在登山营地里的总人数可能有1000人。
而事故发生当天的天气不错,是个适宜冲顶的“窗口期”,选择在事发当天冲顶的人超过100人。
公开资料显示,在2019年和2023年,希拉里台阶都曾出现过大拥堵的事件。
对此珠峰北坡向导石浩表示,目前在南坡仍没有严格的人流管制。在北坡队伍以营地进行划分,得等上一个营地的队伍下来了,下一个营地的队伍才能往上走。尽管如此,北坡近年来仍有2到3位登山者身亡。
人群的拥堵,是否成为雪崩的诱因?
冲顶时,陈强踩在雪上觉得“还很稳”,下撤时却感觉雪有点“虚”了,踩上去脚感不实在。“就好比上山时是水泥路,下山时水泥路已经变成一个洞,全都是土。”
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沈永平关注到了事故的发生。他指出,在山上高海拔地区,本来积雪就干燥松散,冰雪块并不密实,人们路过很容易对山坡的冰和积雪产生影响扰动,引发雪崩灾害。
气象的变化,同样对雪况产生影响。
陈强猜测,当天天气特别好,太阳特别大,存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松散,进而坍塌的可能性。
沈永平从无人机的影像观察到,每年冬季珠峰本应被厚雪覆盖,但今年直到一月,许多6000米海拔以上的地区仍然没有积雪。很多冰层就赤裸裸地躺在那儿。
每年4月开始,当地的“冰川医生”会为登山者打通登山道路。一位“冰川医生”曾在采访时表示,今年稀少的冬季降雪和温暖气温导致冰塔和冰桥很不稳定,他尝试四周绕行规划冲顶路线,使得珠峰登山季比往年晚开始10多天。
冰川退缩存在隐患
目前仍没有证据显示是否有冰层断裂,从而引发了冰崩。但在沈永平看来,事故背后的冰雪崩塌灾害值得警惕。
近十年来,随着旅游活动和工程建设,越来越多的冰雪灾害出现在公众的视野。沈永平指出,冰雪相关的崩塌容易被忽视,就拿冰崩来说,极易引发泥石流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次生灾害,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频频出现。
而冰川退缩是导致冰崩灾害的重要成因。
沈永平描述,冰川的移动、厚度变薄都会增加冰层的断裂和滑动,他看到在高原地区,一些冰层已经有了数条裂缝,另一些冰层缺少支撑,容易塌落。
根据《自然杂志》2021年的研究报告,珠峰南坡的冰川在1980—2010年间面积退缩了26%。珠峰南、北坡地区的冰川面积减少超过900平方公里。
去年,石浩用棍子在线路一处做了标记。等到石浩今年再到原来位置时,发现标记的高度少了20多厘米,“原来5000到5500米的地方都有冰川,现在海拔7000米,也看不到冰川了。”
自然在变幻,而人类仍在填补认知的空白。
沈永平回忆,2018年后国内已把冰雪灾害纳入了监测体系,但还没有相关的实验室、设备、人才能够对此进行预警与响应。
石浩指出,高原上的天气预报并不完全准确,更多的时候依靠经验判断:如果前一晚有红色的雾气,那么第二天便是晴天;如果前一晚的雾都是白的,那么第二天绝对下雨;如果前一晚能看到星空,那么第二天就有大风。
可今年,天气似乎又有了经验外的变化,尤其是在海拔5000多米处。以前白天太阳很大,相对温暖。现在哪怕日光很亮,石浩都感受到寒冷。“无论是有风还是无风的天气,一在户外嘴唇就会开裂。”石浩说道:“尤其是在白天,温度高一些,山上的冰雪会融化得很快。”
“人跟山相比太渺小了,根本不值一提。”陈强叹息。
而沈永平提出,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,当地仍要有合理的证件、人流管理,在发展和自然之间寻找新的平衡。
(文中陈强、石浩为化名)正规期货开户
Powered by 配资实盘_在线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杠杆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